功率芯片PCB嵌埋式封装“从概念到量产”,如何构建?
以下完整内容发表在「SysPro电力电子技术」知识星球-《功率芯片嵌入式封装:从概念到量产的全链路解析》三部曲- 文字原创,素材来源:TMC现场记录、西安交大、网络、半导体厂商
- 本篇为节选,完整内容会在知识星球发布,欢迎学习、交流
- 1400+最新全球汽车动力系统相关的报告与解析已上传知识星球
导语:在2025年汽车半导体的舞台上,芯片内嵌式PCB逆变器技术以颠覆性的姿态惊艳亮相。采埃孚CIPB方案、麦格纳嵌入式功率模块、保时捷&博世Dauerpower逆变器等创新成果,共同勾勒出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新图景。作为电力电子系统的心脏,功率器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能效与可靠性。传统封装方式在面对宽禁带半导体(如碳化硅、氮化镓)时,暴露出散热困难、寄生参数过大、集成度受限等瓶颈。芯片内嵌技术通过将功率芯片直接嵌入PCB基板内部,实现了电气连接、散热路径和机械结构的全面优化,为电动汽车、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对这一技术方案做过系统性的解读:芯片内嵌式PCB封装技术全面解析的"七部曲"。6月初,也有幸参加了第十七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5),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杨旭教授,在功率芯片嵌入式封装相关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CIPB(Chip In PCB)嵌入式封装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到量产应用的全链路创新的研究进展。今天,我们结合杨教授的报告内容,结合实践和市场产品技术方案信息做了一定程度拓展,再次学习、深度解析下这一技术路径,探讨其创新点、挑战、解决方案、封装工艺实践解析、未来前景,以为工程实践和技术产品落地提供指导。|SysPro备注:内容较多,分上、中、下三部分发布

图片来源:SysPro系统工程智库
目录
上篇:宽禁带器件发展与封装瓶颈(已发布)
中篇:芯片内嵌PCB封装的多维度协同创新-互联、散热、基材、绝缘可靠性(本文)
6. PCB封装问题的综合解决思路与维度划分
6.1 综合解决思路
6.2 三个维度的解释
07 空间维度:结构创新与电路布局布线优化(知识星球发布)
7.1 结构创新
7.2 电路布局布线优化
8. 材料维度:PCB材料改进研究(知识星球发布)
8.1 材料改进的方向与目标
8.2 具体改进措施
8.3 性能优化验证结果:5大维度
9. 芯片内嵌PCB封装的绝缘问题解析(知识星球发布)
9.1 绝缘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9.2 绝缘失效背后的秘密:电树枝+铜须
9.3 电树枝生长的影响因素
9.4 直流电场下铜须生长的秘密
9.5 小结:芯片内嵌PCB封装绝缘失效的"因果链"
下篇:芯片内嵌 PCB 封装-主流工艺实践的深度解析(未发布)|SysPro备注:本文为概述,更多记录与解读请在知识星球中查阅
上篇
宽禁带器件发展与封装瓶颈
1. 电力电子器件发展历程与封装重要性
1.1 电力电子器件发展脉络
1.2 封装对器件性能的关键影响
2. 传统封装与宽禁带器件封装的挑战
3. 封装问题的综合分析与解决方案
3.1 封装涉及的主要问题
3.2 实现高性能、高密度封装的解决思路
4. 现有器件封装的维度划分与分析(知识星球发布)
4.1 封装的三个维度划分
4.2 PCB封装概念的出现
5. PCB作为封装的优劣势分析(知识星球发布)
5.1 PCB封装的优势
5.2 PCB封装存在的"短板"
| SysPro备注:本P篇节选,完整内容及技术报告在知识星球发布
在上篇中,我们探讨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中,封装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功率芯片PCB内埋式封装:从概念到量产的全链路解析
当前,宽禁带器件因其开关速度快、功率密度高,对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在电性能、散热和可靠性方面。传统封装技术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充分发挥宽禁带器件的优势。
图片来源:西安交大
那么,如何突破这些瓶颈,实现宽禁带器件与封装技术的协同发展呢?这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封装技术的创新路径,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与改进。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从物理空间设计、材料本质特性、长期可靠性三个大方向入手,通过结构创新、材料改进和可靠性评估等手段,解决宽禁带器件封装中的电性能、散热和可靠性问题,以最大程度发挥其天生优势!
图片来源:西安交大
在下面的中篇中,我们将一起学习了解下芯片内嵌PCB封装的多维度协同创新策略。针对PCB封装存在的散热差、热应力大和绝缘易失效等问题,我们将从空间维度、材料维度和可靠性维度出发,提出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这些方案能否有效解决当前封装技术中的难题?它们又将如何推动宽禁带器件的广泛应用?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
图片来源:西安交大
中篇
芯片内嵌PCB封装的多维度协同创新:互联、散热、基材、绝缘可靠性
06
PCB封装问题的综合解决思路与维度划分
6.1综合解决思路
针对PCB作为封装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互连、散热、应力、绝缘等方面进行综合解决。进一步分析可归纳为物理空间设计、材料本质特性、长期可靠性三维度个方向。
6.2 三个维度的解释
1. 空间维度 → 聚焦 “结构设计”
针对的问题:互连、散热(前文中的 PCB 封装 “散热差”“热应力”,本质和空间结构设计有关)。
解决的思路:电热耦合空间结构优化
|SysPro解释:宽禁带器件工作时,电、热特性相互影响(电热耦合),需要通过空间结构设计(比如布线布局、散热通道、芯片与基板的堆叠方式),让电性能(低寄生、高传输)和热管理(高效散热)协同优化,解决 “想密集布线提升性能,但容易热量堆积” 的矛盾。

图片来源:西安交大
2. 材料维度 → 聚焦 “基材突破”
针对的问题:应力、绝缘(前文中的 “热应力大”“绝缘可靠性差”,和 FR-4 基材的性能缺陷直接相关)。
解决的思路:电热力高性能 PCB 材料制备
|SysPro解释:传统 FR-4 材料在 “电(绝缘、寄生参数)、热(导热、膨胀系数)、力(机械强度、应力匹配)” 方面无法满足宽禁带器件需求,必须开发高性能 PCB 材料—— 比如更高导热、低膨胀系数、高绝缘强度的基材,同时兼顾电、热、力性能,从 “材料根上” 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西安交大
3. 可靠性维度 → 聚焦 “长期稳定”
针对的问题:应力、绝缘(前文中的热应力导致开裂、绝缘老化失效,都是 “可靠性” 范畴)。
解决的思路:应力 - 绝缘可靠性评估
|SysPro解释:宽禁带器件工作时,应力(热应力、机械应力)和绝缘性能相互影响(比如应力集中会加速绝缘老化),需要建立可靠性评估体系—— 模拟实际工况(温度循环、电压冲击等),量化分析“应力如何影响绝缘寿命”,通过模拟电场施加,观察电损伤、电树枝生长、电迁移等现象,提前发现潜在失效风险,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图片来源:西安交大
| SysPro备注:此处先做概述,在后续章节中会展开讲讲,说明背后的机理和解决方法。
07
空间维度:结构创新与电路布局布线优化
7.1 结构创新
针对宽禁带器件(如 SiC、GaN)对"低杂散电感、高性能散热"的需求,从互连设计、散热设计两方面,来看看如何通过结构创新解决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SysPro备注,这里多解释一下"低杂散、高散热" :
宽禁带器件(SiC、GaN)开关速度极快(di/dt~100A/ns),对低杂散电感(Lₚₐᵣₐ < 1nH) 要求苛刻;同时功率密度高,需要高性能散热,保障稳定运行。这是 我们做PCB 封装结构优化的底层逻辑,也是满足宽禁带器件需求的核心要素!
1. 低杂散电感、高密度互连的实现(知识星球发布)...
2. 高性能散热的实现(知识星球发布)...
7.2 电路布局布线优化
(知识星球发布)
...
08
材料维度:PCB材料改进研究
8.1 材料改进的方向与目标
(知识星球发布)
在材料维度下,针对PCB材料热导率低、膨胀系数大、形变性能差等问题,开展了材料改进研究。目标是:提高材料的热导率,使其能够更有效地传导热量;降低膨胀系数,减少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改善形变性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
导热差:热导率仅 0.3 W/m・K(对比 DBC、Cu 差 2 个数量级)→热量堆积,影响器件寿命
膨胀系数大:CTE 高达 200×10⁻⁶/K(远高于芯片、DBC)→热应力导致基板形变、开裂
强度低:弹性模量仅 20 GPa(远低于 DBC、Cu)→易翘曲,可靠性差
了解了问题,那么具体要如何改进呢?
图片来源:西安交大
8.2 具体改进手段
(知识星球发布)
...
那么,这一解决方案效果如何呢?我们从导热、膨胀、机械、介电、绝缘五大维度来看下测试结果。
8.3 性能优化验证结果:5大维度
(知识星球发布)
通过导热、膨胀、机械、介电、绝缘五大维度测试,验证新型材料的优势:
8.3.1 导热性能...
8.3.2 膨胀系数...
8.2.3. 机械强度...
8.2.4 介电性能...
8.2.5 绝缘性能...
09
芯片内嵌PCB封装的绝缘问题解析
9.1 绝缘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在可靠性维度下,绝缘问题是重点关注的内容,下面我们聚焦 “PCB 封装的绝缘问题”,研究电热耦合场下PCB封装材料绝缘损伤失效机理和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电压高时才会出现绝缘问题,但实际上,在PCB中,即使电压不是特别高,由于芯片表面边角等因素导致的电场集中,也会引发绝缘失效。特别是在电力电子应用环境下,高温、非正弦波、快速变化的方波等因素会对绝缘材料造成恶劣影响。
所以,想要完整还原 PCB 绝缘失效的 “因 - 果” 过程,采用以下逻辑开展这个工作:模拟真实放电试样 → 施加多场耦合应力 → 观测绝缘损伤(电树枝、放电数据)。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
图片来源:西安交大
9.2 绝缘失效背后的秘密:电树枝+铜须
(知识星球发布)
...
9.3电树枝生长的影响因素
(知识星球发布)
...
9.4 直流电场下铜须生长的秘密
(知识星球发布)
...
9.5小结:芯片内嵌PCB封装绝缘失效的"因果链"
(知识星球发布)
...
下篇芯片内嵌 PCB 封装-主流工艺实践的深度解析
(知识星球发布)
中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宽禁带器件封装所面临的电性能、散热及可靠性等多维度挑战,并从空间维度(结构设计优化)、材料维度(基材性能突破)及可靠性维度(长期稳定性评估)三个方向,系统阐述了PCB封装技术的创新路径与解决方案。
然而,技术突破不仅需理论支撑,更需实践验证。下篇,将聚焦芯片内嵌PCB封装的主流工艺实践,从内埋GaN器件的PCB封装结构解析,到全流程工艺制程的深度拆解,再到关键工艺步骤(如镀铜芯片、Cell单元集成、PCB嵌入等)的详细说明,我们将通过具体工艺案例,揭示如何将理论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并探讨该技术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创新应用与未来拓展方向。
图片来源:ASK
10 芯片内嵌PCB封装工艺方法指南(知识星球发布)
10.1 GaN期间的PCB内埋封装
10.2 芯片内嵌PCB封装工艺的全流程解析
10.3 Step2 - 镀铜芯片 · 工艺制程解析
10.4 Step3 - Cell 单元 · 工艺制程解析
10.5 Step4 - PCB 嵌入 · 工艺制程解析
11内埋式PCB封装工艺的拓展和创新应用(知识星球发布)
12 总结(知识星球发布)
|SysPro备注:以上核心思想来自于西安交大电气学院杨旭教授,结合实践经验、行业交流、市场的产品技术方案信息做了文字说明和一定程度拓展。感谢杨老师的受道解惑!感谢你的阅读,希望有所帮助!
图片来源:Schaeffler
以上《功率芯片PCB内埋式封装:从概念到量产的全链路解析》的中篇(节选),完整内容、相关产品技术方案资料、深度解读、视频解析已在在知识星球「SysPro电力电子技术EE」中发布,全文18500字+,欢迎进一步查阅、学习,希望有所帮助!
- 手机水冷散热技术全球首发,红魔开拓手机性能无人区
- 如何保证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远程校准的精度?
- 倾佳电子全球户用储能市场及技术轨迹深度解析: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关键价值
- 恒温晶振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 从消费电子到工业高地:全志打出组合拳:发布T153+工业生态计划
- 实战指南:实现S7-200 PLC通过PPI-以太网通讯模块与西门子触摸屏的通讯配置
- IP2332至为芯支持5V输入的单节锂电池同步降压充电管理芯片
- 无线倾角传感器在货架监测中的技术应用与行业实践
- 从 “卡脖子” 到 “更省心”:安科瑞防逆流电表,解锁阳台光伏用电新体验
- 电源管理芯片在跑步机中的应用
- “AI空间计算+工业自动化”破局者 | 摩泛科技与ABB、西门子等全球领军企业达成重要战略合作
- 一顿麻辣烫钱造出报价上万的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源码现在白嫖!
- 是德示波器MSOX2004触发模式解析与使用指南
- SD-WAN是什么?SD-WAN专线适用于哪些场景?
- 破解园区零碳难题:安科瑞光储充3+1架构的"源-网-荷-储"协同实践
- DLT645电表能源监测管理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