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obay极光湾:于SAE年会释放中国汽车创新能量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年会(SAE WCX)在汽车动力系统领域,始终是极具影响力的技术交流盛会。在这个平台上,新的动力发展趋向得以明确,新的环保标准会展开研讨,技术发展的线路也随之明晰。
2025年,该盛会在美国底特律如期举行。和往常一样,全球参展的大多仍是欧美主流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然而,一个中国品牌十分引人注目,即Aurobay极光湾。它隶属HORSE动力系统,是专注创新技术的品牌,已连续三年获邀参加SAE年会。今年以“双技术方案”亮相,充分展现出其强大的研发实力,也凸显了中国在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技术自信。

Aurobay极光湾在此次大会上展示了两项关键成果:冷启动催化剂减排技术和新一代混合动力技术。这两项成果的呈现,不仅契合了“可持续发展与排放”这一大会核心主题,更体现出Aurobay对全球动力技术发展有着清晰的判断和前瞻性的规划。当下,碳中和目标愈发急切,电动化进程迅速,如何在现实条件与环保理想间找到平衡,成了所有车企必须应对的核心问题。Aurobay凭借这两项技术,给出了一份来自中国的出色答卷。
在徐立峰博士主讲的技术报告中,Aurobay深入剖析了“冷启动排放”这一难题。大家都清楚,车辆冷启动时尾气排放极高,约占整车排放的90%。在寒冷地区或短途频繁启停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以往解决此问题,常依赖电加热催化剂(EHC)或SAI等辅助技术,不仅硬件成本高,使用成本也让人难以承受,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Aurobay的研发团队另寻思路,采用独特的催化剂稳定剂配方和结构设计,研发出一款无需额外加热就能大幅降低冷启动排放的催化剂。实际测试表明,在 -7℃的低温环境下,该催化剂的排放转化效率超过160%。即便出现老化情况,也能稳定削减50%以上的HC/NOx排放,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而且,这项技术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打破了“性能与成本不能兼顾”的传统观念,具备快速向量产转化的条件。
除了冷启动技术取得突破,Aurobay的混动系统技术也实现了全面升级。在刘国庆博士的分享中,Aurobay第四代混动系统成为焦点。这套系统在燃烧效率、智能控制和能源结构适配等多个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尤其在热效率提升上,配备了“驭风·火龙卷”超高效燃烧系统和高压缩比结构,很好地融合了动力性与节能性。
在智能控制方面,Aurobay搭建了完全自主的软件控制平台,推出8项核心控制技术。这些技术能依据不同的行驶状况,实时调整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使系统效率达到最佳。更关键的是,这套混动系统已在多款量产车型中得到验证。这些车型0到100km/h的加速时间都在7秒以内,按照WLTC标准,油耗每百公里均低于5L,节能率提高超过40%,兼顾了性能与环保。
此外,Aurobay极具前瞻性地将甲醇燃料作为下一阶段的核心战略能源进行布局。甲醇作为清洁、低碳且来源广泛的替代燃料,在中国有良好的推广基础和产业潜力。早在两年前,Aurobay就量产了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车型。在本次大会上,他们表示未来会在甲醇直喷、超低温启动和灵活燃料等方面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按照当前计划,未来将有两款甲醇混动发动机推向市场,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推动清洁燃料真正落地。
通过展示这两项关键技术,Aurobay极光湾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动力技术的看法,在全球新能源技术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电动化之外,他们用技术创新开辟了一条通往“近零排放”的道路,让节能减排不再遥不可及。这种基于市场需求的技术路线,或许就是未来动力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025年的SAE年会,不仅是全球技术交流的平台,也是未来趋势的预演。Aurobay极光湾以中国技术的名义,在这场全球竞争中稳步迈进,书写着中国汽车动力的新篇章。
- 高瓴、信宸、凯雷等入局 星巴克中国收购战升级
- 信达生物俞德超:从授权引进到源头创新 生物医药行业迎来崛起新篇
- 4连板创新药牛股,原因曝光!
- 上海市商务委等6部门:到2027年上海市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网点超10000个
- 新房“6 连涨” 二手房持续探底!上半年房价分化背后 市场信心再受考验
- 股东减持、业绩下滑……拉卡拉赴港IPO前景几何?
- 成分股普涨,每经品牌100指数周涨1.6%
- 24.7%表决权到手 央企招商局集团入主人福医药只差“临门一脚”
- 年营收17亿元只收到10亿元现金 三峡新材:“票据往来” 是主因
- 桐昆股份:总投资超61亿元煤矿项目落地,构建“一方气、一粒煤、一滴油到一根丝”全产业链
- 特斯拉Robotaxi正式上线!每趟车费4.2美元
- 信达策略:银行股上涨行情可能扩散到非银金融板块
- 亚马逊CEO告知员工:未来几年里 你们中的一些人会被AI抢走饭碗
- 【风口研报】固态电池重要会议密集召开 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 支持提取公积金付首付,西安发布楼市新政
- 西北两家上市银行“补血”计划密集获批,合计不超120亿元,银行“二永债”发行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