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艺术”双擎驱动,描绘文旅产业“天工开物”新图景,“科技+艺术”双擎驱动,描绘文旅产业“天工开物”新图景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 8月22日,由沄影主办、新华网承办的天工开物·数字艺术暨“沄影”数字文旅专题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发布会旨在通过前沿科技与文旅场景的深度融合,探索文商旅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发布会以“科技为笔、艺术为墨”为核心理念,聚焦数字技术对文旅产业的革新价值,展望“数字科技赋能文旅产业”携手并进的广阔未来,期待跨界合作与创新应用,描绘科技赋能文旅的未来图景。
现场展示了“沄影”数字文旅专业服务平台的技术成果,并呈现AR交互、区块链确权、数字艺术品拍卖等创新应用场景。通过“恒远宏大”“妙笔生华”“筑梦神州”“风之相貌”“天光沄影”五大主题演绎单元,多维展现科技赋能的文化遗产活化、艺术表达升级及文旅体验重构的多元可能。
会上,艺术家李恒分享了以重彩山水画记录国家工程背后的创作故事,他将现实场景中的桥梁、高铁、城市天际线等工程元素融入山水图景之中,用数字技术呈现工程建设等文化遗产,作品不仅延续了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蕴,更突破静态表达边界,实现了艺术语言的延展与再生。
据介绍,主办方还携手李恒,分别启动“天工开物艺术作品AR数字艺术进校园”以及“天工开物艺术作品文化和旅游专题研学”项目。项目精选艺术作品,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二次创作,打造沉浸式的数字艺术体验空间。该项目将走进全国50所高校,在虚实交融中带领青年学子走入“大国工程”背后的艺术世界,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双向奔赴。
“文化和旅游专题研学”项目,则进一步拓展了艺术与工程、文化与旅行之间的对话维度。活动中,观众不仅能实地探访港珠澳大桥、高铁枢纽等超级工程现场,也能在慢旅行中体味古城烟火气与非遗技艺传承。而李恒笔下的建筑工程图景也将作为研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观众在真实触达之外,获得来自艺术视角的深刻共鸣。
此外,活动现场还特设了“政企合作对接环节”,为各地政府文旅部门、前沿科技企业与全国高校搭建资源互联平台。联合产、学、研多方力量,实现智慧文旅建成及产业升级的成果转化。与会人士深度解读当下数字文旅发展政策,力求更好地把握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变革红利,共建“发现美丽中国·数字文旅战略合作”平台,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新生态。(完)
- 2025海峡两岸街舞交流大赛在山东德州举办,2025海峡两岸街舞交流大赛在山东德州举办
- “科技+艺术”双擎驱动,描绘文旅产业“天工开物”新图景,“科技+艺术”双擎驱动,描绘文旅产业“天工开物”新图景
- 山西发布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 20项成果探索“活化”新路径,山西发布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 20项成果探索“活化”新路径
- “萤火和鸣·世界你好”:“星星的孩子”们用童声与器乐“编写”动人的夏夜诗篇,“萤火和鸣·世界你好”:“星星的孩子”们用童声与器乐“编写”动人的夏夜诗篇
- 神秘的《禹迹图》,藏着哪些历史信息?,神秘的《禹迹图》,藏着哪些历史信息?
- 京港大学生齐聚故宫博物院 共话双城文化交流,京港大学生齐聚故宫博物院 共话双城文化交流
- 从文化守护者到社会创新引擎 广西博物馆驱动城市文化新活力,从文化守护者到社会创新引擎 广西博物馆驱动城市文化新活力
- 浙江安吉原创音乐剧《不负青山》即将首演,浙江安吉原创音乐剧《不负青山》即将首演
- 出版社与科技馆深度合作 共推科普丛书《你好!前沿科技》,出版社与科技馆深度合作 共推科普丛书《你好!前沿科技》
- 《布达拉宫·姜氏古茶》新书在拉萨发布:藏茶文化见证民族交融,《布达拉宫·姜氏古茶》新书在拉萨发布:藏茶文化见证民族交融
- 从“看”到“玩” 青城博物馆里的古今交响,从“看”到“玩” 青城博物馆里的古今交响
- 河北曲周发现明代石碑 距今已有400年历史,河北曲周发现明代石碑 距今已有400年历史
-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展”在西夏陵博物馆开幕 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开启跨时空对话,“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展”在西夏陵博物馆开幕 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开启跨时空对话
- 浙江文化观察:博物馆文创如何持续圈粉?,浙江文化观察:博物馆文创如何持续圈粉?
- 舞剧《孩儿枕·家和兴》现雅宋市井烟火 将亮相“荷花奖”终评,舞剧《孩儿枕·家和兴》现雅宋市井烟火 将亮相“荷花奖”终评
- 总有一种温暖的力量照耀我们“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