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体育外卖”,为啥火了?

教练在给学生上课。记者 杨千莹 摄
“体育外卖”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人们对于体育培训越来越庞大的需求。无论是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还是体育学科成绩在学生综合评价中比重的不断上升,都让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在运动健康领域的投资。而需求一旦存在,市场和服务就会应运而生,且会以丰富多样的样式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体育教练上门,就是这样一种个性化服务。它不仅能根据学员需求定制课程内容,还打破了体育培训必须依赖固定场馆的固有思维,最大程度上节省了家长的接送时间,而这个因素,往往就是很多家庭为孩子选择兴趣培训班很看重的一点。
教练在给学生上课。记者 陈久忍 摄
技术的发展,正在让“即需即得”“万物皆可上门”的概念逐步演变为社会生活的新常态。从本质上来说,“体育外卖”和上门烹饪、上门收纳、上门喂宠等一样,也属于“上门服务”的一种形态。但正如其他蓬勃生长的新业态不可避免引发规范之问那样,体育课上门的模式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比如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上门体育课的地点大部分是在小区广场或是户外公园等地方进行,一些水泥路段往往缺乏专业体育场地的减震功能,并不适合奔跑和跳跃。而且这些场地通常还会有行人活动、车辆进出等,如何保证课程高效进行又能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让孩子在尽可能安全的环境下锻炼,就是需要额外被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外教练的资质是否有规范的审核、孩子一旦有磕碰擦伤的情况教练能否规范处理,也都需要一个成文的标准来规范。
教练带学生在小区做徒手蹲练习
再如“体育外卖”平台的权责划分是否清晰?据了解,目前提供这一服务的主要包括两种主体:一是已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持有培训许可证的体育培训机构,二是个人教练。无论是哪种主体,家长们显然都需要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质量保障,而教练员本身的权益也需要得到更切实的保障。
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台的规范管理就需要最强有力的约束。不妨设定一个明确的门槛,规定教练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上门提供体育课服务,什么样的器材是符合安全标准的、哪些可以带上门,哪些场地是可以进行体育训练的,一旦出现各种意外该找谁负责,训练过程是否需要视频监控等等。
当规则和标准足够清晰时,无论是家长、孩子还是教练员,都才能有稳定的预期。这样稳定的预期,对新业态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不妨对“体育外卖”这样的模式投以更理性的目光,让其在规范与创新之间,寻得一个精准的平衡点,让更多孩子在安全与专业的环境中感受体育的快乐。
- 解锁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新模式 谷歌牵头推AI代理支付协议
- 13连板背后:中昊芯英21亿元“买壳”天普股份 高对赌、资金缺口引监管追问
- 吕天贵任职资格获准 中信信托新一届董事长、总经理班子调整到位
- 黄仁勋:英国AI数据中心建设将需要天然气供能
- 马杜罗指控美国侵略企图:委内瑞拉拒做“石油殖民地”
- 恒邦股份股东户数增加50.19%,户均持股20.03万元
- 【风口研报】模拟芯片反倾销重塑竞争格局 国产替代有望进一步加速
- 甲骨文靠“卖铲子”出圈折射科技产业深层变革
- 花费超一年利润上海拿地 精工钢构跨界房地产谋转型
- 数据复盘丨有色金属、房地产等行业走强 龙虎榜机构抢筹10股
- 盘点中小行半年报:净息差普遍承压 有银行房地产不良率超21%
- 2025年首富变迁录:多个省份首富换人 释放什么信号?
- 刚刚!宁德时代 突爆大消息!
- 出口“三连升”!集成电路、汽车同比连增 稀土连续两月环比猛涨超五成
- 中信国际电讯:持续在AI领域加大投入 推动公司数智化转型和全球化战略
- 年内罚款金额超亿元:华夏银行业绩承压与合规风险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