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做数据采集的设备有哪些?为什么?

科技时尚 2025-07-17 广盈财人 3516

wKgZPGh2G8iAEYKUAAVRRcV0fHk729.jpg

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加速落地的时代,设备数据已成为驱动企业效率提升、质量优化、成本控制和科学决策的核心生产要素。然而,传统工业现场普遍面临“数据困境”,严重制约了数据的价值释放:

痛点直击:传统工业数据被困

当前工厂车间,普遍存在三大数据难题,严重制约着效率提升与智能决策:

设备“离线”,数据沉睡: 大量关键设备,尤其是老旧产线,无法联网,宝贵数据依赖人工抄录,效率低下、易出错、时效性差,形成管理盲区

协议“割据”,互通无门: PLC、CNC、机器人仪器仪表等品牌繁杂、协议各异,数据格式千差万别,导致信息孤岛林立,难以汇聚融合。

价值“沉没”,决策无据: 即使零散采集的数据,也往往分散各处,缺乏有效整合与深度分析,无法转化为优化生产、预测维护、科学经营的智慧洞察,造成巨大浪费。

破局之道:构建统一的数据采集体系

破解上述困境的核心基础,在于构建灵活、高效、兼容性强的工业物联网数据采集体系。一套优秀的工业数据采集软件,能够:

广泛接入: 兼容多种工业协议,无缝连接各类新旧设备。

高效采集: 实时、准确地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报警信息等关键数据。

统一治理: 对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整合与存储。

价值输出: 为上层应用(如MES、ERP、SCADA、BI等)提供高质量、高时效性的数据源。

通过构建这一体系,企业得以实现远程监控、实时告警、远程维护、数据分析等核心功能,最终驱动生产透明化、运维智能化、决策数据化。

核心数据采集对象

工业数据采集应聚焦于对企业运营、生产、资产价值至关重要的设备,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核心生产设备

* 代表设备: CNC数控机床、注塑机、工业机器人、PLC控制系统等。

* 采集价值:

* 实时监控运行状态(启停、模式、故障)、工艺参数(转速、压力、温度、位移)、生产进度(计数、节拍)。

* 第一时间获取设备故障与异常告警,快速响应,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

* 分析设备效率(OEE)、追溯生产问题、优化生产排程,提升整体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

* 原则: 此类设备应应采尽采,纳入统一运营管理平台

2. 各类数据设备

* 代表设备: 各类传感器(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振动)、仪器仪表(电能表、水表、气表)、环境监测设备(温湿度、气体浓度)、公用工程设备(空压机、真空泵、冷却塔)。

* 采集价值:

* 监控生产工艺关键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

* 实时掌握车间环境、能源消耗(水、电、气)、公用设备运行状态。

* 对异常参数(如超限、突变)实现自动告警,保障生产安全与环境安全

* 形成能源数据报表,为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提供依据。

3. 高价值/关键资产设备

* 代表设备: 进口精密设备、高价值生产线核心单元、定制化专用设备、维修成本极高的设备。

* 采集价值:

* 持续监测其关键运行参数和健康状态(如振动、温度、负载)。

* 实时获取故障报警信息,结合运行数据进行预测性维护分析

* 建立科学化的运维档案,跟踪维护历史、备件消耗。

* 最大化保障设备资产安全,显著降低突发故障风险和昂贵的维修成本,维护稳定生产秩序

方案价值

通过成盈智通工业数据采集方案,企业能够有效打破设备孤岛与数据黑箱,将沉睡的设备数据转化为驱动生产力提升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动能,为迈向智能制造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审核编辑 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