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携手,车联网协同进化揭秘,两地打出了哪些组合拳?
电子发烧友原创 章鹰
2025年,得益于电动汽车、C-V2X和其他联网信息娱乐功能的快速普及,中国、欧洲、美国等联网汽车市场出现快速增长。
6月1日,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同期举办的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论坛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产业发展部部长贾飞表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L2智能辅助驾驶的渗透率达到50%。面向未来适用大规模智能驾驶技术,中国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的大趋势已十分明显。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黄河指出,2024年深圳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9.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23.72亿元,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
国家政策对智能网联的最新支持是什么?华为、比亚迪、元戎启行、小马智行等厂商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最新进展如何?本文汇总四大厂商的最新观点和解决方案。
智能网联政策推进:九大试点城市,深圳争当L3自动驾驶测试排头兵
2025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个表述较2024年“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进一步升级。随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明确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中国汽车市场的技术创新焦点再次发生转移。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一级巡视员、副司长靳兵在深圳论坛上指出,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人工智能+”战略以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持续迎来政策利好。一方面,工信部会同六部委联合下发了L3级自动驾驶车辆开放道路试点方案,选定包括深圳在内的九个城市率先试点;另一方面,国家正加速推动低空经济与无人配送融合,将“路通一体、陆空协同”纳入国家标准化建设。
靳兵强调,让智能网联车、无人车跑起来,实现商业化运营是重要一环。智能网联要和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发改委下发的一网通管的建设,积极推动数据赋能、业务联动。他还指出, “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行业必须始终坚持‘有益、安全、公平、健康有序’的原则,优先推进安全可控的技术与商业模式落地”,并呼吁各方以工程师文化为标杆,确保每一台上路车辆都经过充分验证和评估。
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华为构建三大关键能力
在智能网联领域,华为从最早的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尤其是去年五部委发布车路云一体化试点一直参与,今年华为加大了在车路云领域的投入。“围绕信通院公布的政策牵引1.0到测试验证2.0,再到未来规模商用3.0,还有很多问题去解决。” 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总工程师鲁玉春表示。
面向未来,智能网联可以实施分布走:一、车云协同,车端的智能化,不管是L2还是L3,都离不开云端的持续训练、学习和算法的推送。二、车路协同在路侧的发展,路侧智能化发展必须跟上去,才能推进车云一体化统筹进展。在车路云一体化的架构,华为通过发挥系统大杂烩的优势,携手业界伙伴构建车路云网系统。
鲁玉春强调三大关键能力:一是在道路数字化方面,针对不同的道路形态,华为提供多种路侧感知和灵活组网的部署方案,从路口、路段到路网,实现全时全天候道路信息精准感知,包括重点路段。为实现精准感知,华为引入雷视融合技术和5G提升雷达覆盖距离,优化部署效率。
二是在网络方面,华为通过5G-A通信与感知一体化,5G-A网络的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超大规模连接能力,满足车联业务 “双20” 需求,并为大规模无人机、无人车应用提供底层支撑。围绕5G方面,全国已经有425万站5G网络部署,5G-A实现了通信和感知的一体化, 华为通过5G-A实现广覆盖低成本通信,并针对智能网联优化解决方案。5G-A实现上行和下行的大带宽,时延针对智能网络进一步优化,目标毫秒级的时延,还有实现一个车道级的定位。
云控方面,华为依托自身云平台与AI大模型能力,支撑多类业务的应用,包括面向高速的交通拥堵预测与仿真、主动管控等手段,面向城市交通治理的单点智能信控到区域级信控优化的端到端闭环管理。
在演讲的末尾,鲁玉春分享了多个示范项目:深圳机场P2自动泊车、重卡干线无人运输新疆试点、城市路口智能信控优化等,显示技术在提升通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及改善用户体验方面的显著成效。“以路测精准感知使能信控自适应,华为在广东的一个地级市,对流量大的路口实施智能信控的一些解决方案之后,我们看到优化后,平均停车次数下降17%,平均排队长度下降22%。”鲁玉春表示。
香港车路云实践两大亮点,跨境车联网项目持续推动中
香港车路云部署的特色是什么?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智慧出行总监苏栋哲表示,最早2019年在香港沙田区先行试点以来,应科院如何针对“窄路、高速、多环岛”等香港独特交通环境,解决“感知协同”与“策略协同”两大难题。
香港部署车路云最看重两大重点:路侧感知、车路协同。苏栋哲强调,香港无红绿灯环岛多、道路资源宝贵,要求车辆具备更高的跨品牌博弈与协同策略。应科院一方面配对业界要求,和各个品牌的无人车对接,包括小马出行、百度萝卜快跑等;一方面协助大学及教授达成具体项目研发协议及IP协议。两个平台的无人车在路口做怎样的配置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2024年香港已经开始在西九龙部署智能网联项目,商业化上车场景是十分明确的。目标是将国家最先进的科技5G C-V2X在香港落地,对接香港巴、小型车辆,从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我们都有对应的策略。
苏栋哲指出,深港跨境试验目标涵盖客运、货运场景,欢迎Robotaxi与物流无人车伙伴加入,依托河套跨境示范区,实现深港无缝衔接。“单车智能现在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无法及时拿到路侧来的信息,当下我们研发的时间敏感网络(TSN)做了大量投入,结合V2X构建下一代智慧出行基础底座。”苏栋哲分析说。
“深港车辆网C-V2X场景正在构建,深港巴士已经参与,跨境巴士实现连续覆盖。跨境网络如何切换,跨境车辆管理平台缺乏互通机制等诸多挑战还需要解决。”苏栋哲呼吁说:“要借助香港构建面向国际化的标准与长尾场景库,将大陆成熟技术推广至港澳及更广市场,推动更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
比亚迪、元戎启行和小马智行在车联网领域的最新实践
比亚迪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韩冰表示,在端云协同比亚迪三大实践。一、“天神之眼”产业化实践,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提出全民智驾,截止2025年4月单月国内乘用车配置“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销量超21万辆,搭载率高达 71%。在车端侧,比亚迪研发了BAS+ACC架构,建立融合感知大模型,感知更加精准。
二、L3产业化安全体系设计,L3产业瓶颈就是安全,比亚迪通过八大冗余设计,交互安全策略,构建L3的安全体系。八大冗余包括感知冗余、决策控制冗余、通讯冗余、定位冗余、制动冗余、转向冗余、电源冗余和交互冗余。在交互安全上,保护人驾优先,在接管策略上,如果驾驶员没有成功接管,系统保持继续运行。驾驶员接管时手握方向盘,集中注意力。在发生事故时,依法切换到应急车道或右侧路肩。
三、V2X智慧交通协同创新。智能驾驶车辆同时搭建V-2X硬件,实现协同。
元戎启行CEO周光在论坛上宣布已完成VLA模型的真实道路测试,首款搭载VLA模型的车型即将上市。
周光透露,元戎启行的VLA模型主打防御性驾驶,拥有四大核心功能,分别是空间语义理解、异形障碍物识别、文字类引导牌理解、语音控车,这些功能将随VLA模型的量产逐步释放。周光强调:“VLA模型的四大核心功能,让AI汽车更全面地了解驾驶环境,准确预测潜在驾驶危险因素,显著提升辅助驾驶的安全性,成为复杂场景的六边形战士。
据悉,今年将有超5款搭载元戎启行VLA模型的AI汽车陆续推入市场。元戎启行在AI领域有着深厚积淀与前沿探索,希望通过AI驱动汽车行业变革,最终实现物理世界的通用人工智能。
小马智行CEO彭军强调无人驾驶Robotaxi已跨越技术临界点,从根本上重塑人类出行方式。通过世界模型强化学习技术,车辆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亿级交通场景博弈训练,实测完全无人运营超50万小时,安全性较人类司机提升一个量级。彭军指出,自动驾驶套件2025年成本直降70%,搭载统一方案的丰田、广汽、北汽三款车型年底车队破千台。
- 24.7%表决权到手 央企招商局集团入主人福医药只差“临门一脚”
- 年营收17亿元只收到10亿元现金 三峡新材:“票据往来” 是主因
- 桐昆股份:总投资超61亿元煤矿项目落地,构建“一方气、一粒煤、一滴油到一根丝”全产业链
- 特斯拉Robotaxi正式上线!每趟车费4.2美元
- 信达策略:银行股上涨行情可能扩散到非银金融板块
- 亚马逊CEO告知员工:未来几年里 你们中的一些人会被AI抢走饭碗
- 【风口研报】固态电池重要会议密集召开 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 支持提取公积金付首付,西安发布楼市新政
- 西北两家上市银行“补血”计划密集获批,合计不超120亿元,银行“二永债”发行再提速
- 高水平通过FDA飞检 东北制药质量管控体系铸就国际市场“金钥匙”
- 西部黄金溢价14倍收购实控人金矿 过半资源为“推断”
- 辅助驾驶将有“国标” 将强制对驾驶员状态监测
- Meta推出世界模型V-JEPA 2 拥有先进的视觉理解和预测性能
- 农夫山泉“杀入”元气森林腹地
- Veloce Primo补全完整的SoC验证环境
- 有色金属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2.37亿元,紫金矿业等11股净流入资金超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