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过度依赖新科技,对待智能驾驶,新手司机应该更加谨慎?
近日,一场“SU7爆燃致人员伤亡”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事故的详细原因仍在调查中,尚未公布,因此也不便对事件本身做过多的解读。

不过,这个事件确实给国内车企和消费者都敲了一个警钟,特别是在宣传智驾功能和对待智能驾驶的态度上,应该更加谨慎,尤其是针对新手司机。
首先要知道,智能驾驶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个新鲜事物,以当下技术演进的阶段看,目前市场上量产车型普遍只达到了L2级水平,部分车企获得L3级测试牌照,但均未实现大规模商用。因此,目前高阶智驾的定位也只是“辅助”的角色,驾驶员要保持警惕。
尤其是对新手司机而言,对智能系统的认知偏差对于行车安全来说,特别危险。据某车企用户调研显示,62%的L2级车主认为系统可完全自主泊车,更有34%用户在高速行驶时双手脱离方向盘超过30秒。这种将智能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的错误认识,会强化用户对于智能驾驶的心理依赖,同时也会让新手司机放松警惕,错失了挽救失误的机会。
而且对于路况的预判、车辆的控制等方面,新手司机远不如老司机有经验,因此常常会出现误判或者误操作的情况。这时候,如果盲目相信智能驾驶,或者乱干预(如高速猛打方向盘、冰面急刹车等等),可能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
这样看来,智能驾驶更像是为老司机所服务的,一方面能减轻他们的驾驶负担,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同时老司机有较强的预判能力和控车技术,可以确保车辆能在正确的时机下被接管。
而对于新手司机来说,本身的驾驶技术就比较一般,对路况、车况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高阶智驾,很难说不会出现问题。
因为目前的高阶智驾,模型和数据都在完善的阶段,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不一定能够识别,这就要求驾驶员能够提前预判危险进行接管。另外,对于智驾的控制,也是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包括最高车速的调节、与前车车距的调节、驾驶模式等等,新手司机过于依赖智驾系统的“自动调整”,也会加大行车的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对于智能驾驶,一方面需要汽车厂商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宣传,以免误导消费者;另一方面,作为司机也不能疏忽自己的安全意识。当L3级甚至L4级自动驾驶尚未真正到来,每个新手司机都需要重建驾驶敬畏:科技不是接管者,而是需要驯服的“辅助者”。在智能时代的驾驶者,必须在算法与直觉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支点。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聊一下!
- 被誉为重大突破的美国抗艾药物,保险覆盖之路仍曲折
- 9月将集中亮相!一图梳理军工新域新质力量概念
- 星源材质: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亿元
- [停牌]标普消费ETF (159529):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提示及停牌公告
- 弘信电子(300657):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其全资子公司增资
- 8月1日美股成交额前20:亚马逊跌逾8%,市值蒸发超2000亿美元
- 利群股份(601366):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第三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 国邦医药(605507):国邦医药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 华信永道(837592):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度
- 三雄极光(300625):总经理自愿降薪
- ST未名(002581):《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细则》(2025年7月)
- 居然智家董事长突然离世,家居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 历史缝隙里的人︱诗人·旅人·出家人:江南才子的刀山火海与四大皆空
- 严次平不是严华之弟
- 科普书单·新书|生而为熊
- 广发基金刘格菘二季报:顶格配置小米,增持泡泡玛特、减仓赛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