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言|尼山是什么?孔子诞生地
盛夏的尼山,时光越千年。
《舆地志》曾记载:“邹县西界阙里,有尼丘山。”《史记·孔子世家》则提到“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得孔子”。
因而有种说法是,孔子名丘,字仲尼,其中的“丘”与“尼“字,皆源于“尼丘山”,也就是今天享誉中外的尼山。
尼山,是一座山。位于齐鲁大地的腹地,济宁曲阜东南约30公里处,海拔340米、总面积30平方公里,古称“尼丘山”。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山,却在世界文明坐标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生地。
这座山以其独特的姿态屹立千年,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地标,也是儒家文化的生命原乡,承载着中华文明最深刻的精神密码,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一个交汇点。2500多年前,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从这里萌芽,播撒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让“仁者爱人”的哲思跨越时空界限,在不同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见证着多种文明、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奏响一曲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文明长歌。
尼山,不仅仅是一座山。
这里文化积淀丰厚,有孔子的诸多生活遗迹和传说,尼山上的观川亭是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慨的地方。
尼山脚下的夫子洞,相传是孔子的出生地。鲁源村是孔子成长的地方,而颜母庄流传着很多关于孔子母亲的传说。
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兖州太守建起尼山孔庙,后逐渐成为主祀孔子的庙宇;
元至元二年,尼山书院正式设置。孔庙及书院共同承担起祭祀和教育两种功能……
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在尼山以各种形式绵延传承、生生不息,儒家智慧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的肌理。可以说,尼山既是儒家文化的永恒原点,也是感悟孔子思想最直观的地方。
尼山脚下,岁月的沉淀化作文化创新的沃土,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落地生根。
在孔子博物馆,“夫子问答”等交互、虚拟体验设计让观众沉浸其中,进而对儒家思想形成更加生动、立体、直观的理解;
在千年古村鲁源新村,人们可以体验古琴、拓片、弓箭等传统文化,感受孔子故里的风土人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老百姓能切实享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幸福感……
这片土地以文化为笔、以传承为纸,绘就了传统文化滋养民心、赋能发展的生动画卷,让千年智慧真正浸润人心、化育万物。
尼山之上,不断“加码”的文化元素和世界语言,正持续放大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世界的“虹吸效应”。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举办地,这座山已然化身为一座连接古今、融汇中西的精神桥梁,青砖黛瓦间,不同肤色的学者围坐论道,在“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中,探寻人类文明共生的密码。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杰弗里·萨克斯教授所说,“如何引领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如何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和平发展,孔子的观点在今天仍旧非常适用。”
尼山不仅为全球文明对话搭建起庄重的殿堂,更成为一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璀璨窗口,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让“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尼山声音”,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融,跨越山海隔阂,在世界文明的星河中绽放光芒。
尼山,是山东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孔子在这里诞生,儒家思想在这里起源。历史与现实在这里绘就出一幅古今辉映的文化长卷,而尼山,宛如一部镌刻着文明密码的典籍,期待更多追寻文明根脉的脚步,在此驻足、品读、传承。
文/靖晓红
- 灼言|尼山是什么?孔子诞生地
- 电影《天宝》首映 导演刘劲分享幕后故事
- 这个新兴职业 让沉淀千年的文化“随手可摸”
- 文旅新探|走进古老的高句丽
- 红色记忆的当代回响 七一前夕党史展览馆迎来观展热潮
- 高铁站里药香飘 中医药市集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 “电影之城”每个切面都璀璨夺目
- AI科普|被蛇咬伤后如何正确急救
- 全球专家汇聚重庆,2025微无创医学长江论坛共话微无创新趋势
- 《临江仙》:仙侠叙事革新与人文深耕
- 毒蛇咬伤急救指南
- 大咖加持,评委官宣|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进行中
- 上影节精彩尚未结束 暑期档预热已经开始
- 视频里的“北京范儿”| 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来了网络大V联盟——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来自东汉盐场的“现场照片”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听神秘的玉人像,讲讲四千年前长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