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技术和增程技术,到底谁更“全能”?插混才是更优选择
时至今日,插混系统在市场中的认知度是更高的,DM-i混动系统的出现,让一款车的综合续航能超过1000KM,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而第五代DM混动系统能够突破2000KM,让“家用属性诠释的更加到位。目前增程动力目前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那插混与增程技术,到底哪个更好?接下来做个详细的对比分析。
方向一:比技术
【插电混动技术路线技术门槛高,增程相当于是插混的减配版】

插电混动等于增程+混动,增程能做的插混都能做,但是插混能做的增程做不了。插电混动技术路线工况更多,门槛更高,是行业主流混动方案,目前主流大厂车企都选择插电混动技术方案。但是造车新势力由于技术积累不够,没有能力研发插混技术,只能选择增程技术,相当于插混的减配版。
方向二:比油耗
【插混车能量损耗比增程车少15%,油耗更低】
增程车发动机需要先发电再由电机驱动车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成机械能,两次转化造成更多的能量损耗,最多高达20%。插混车的混动模式发动机可直接高效驱动车轮,化学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少了一次能量转化,损耗更低,最多只有5%。所以,插混车的能量损耗比增程车少了15%,油耗也能做到更低。
方向三:比动力
【插混车比增程车亏电加速性能更强】
在车辆亏电情况下,假设增程车和插混车搭载同样100kW的发动机,急加速时,由于增程车有20%的能量损耗,最终只有80kW的功率用于驱动车轮,但插混车在混动模式下,发动机可以高效直驱,只有5%的能量损耗,最终有95kW的功率用于驱动车辆,因此插混车比增程车亏电加速性能更强。
方向四:比静谧
【插混车NVH表现更好】
在亏电状态下,车辆正常巡航时,插混车能量损耗比增程车少15%,所以在相同的整车功率需求下,插混车发动机只需以更低的功率运行,自然NVH表现更好。
方向五:比安全
【插混车有安全冗余,比增程车更安全】
高速场景下,增程车只有串联模式,在行驶过程中当电机出现故障,会直接失去动力,非常危险,而插混车有混动模式,发动机和电机同时直驱车辆,相比增程车多了一套安全冗余。
方向六:比创新
【插混技术经历多次迭代和创新,增程技术没有太大创新空间】
比亚迪从2008年推出插电混动车F3DM,坚持做插电混动技术已经17年了,经历了五次技术迭代,做到了亏电油耗每百公里2.9L,最长续航超2100km。吉利和奇瑞,也一直坚持做插电混动技术,都有着10多年的技术积累,经历了多次技术迭代。插电混动技术发展百花齐放,也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增程混动技术因为结构简单且技术落后,没有太大创新空间,一直没有解决亏电状态下油耗高、动力弱等问题,用户的使用痛点始终无法解决。
方向七:比环保
【插混车更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综合里程相同情况下,插混车电池更小,油耗更低,更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总结: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程系统只是插混系统的一种形式,而且高速工况下的能耗会更高,而目前市场中主流的插混系统比较多,但是搭载多档变速箱的混动系统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单挡变速箱的方案更成熟和稳定。
- 红色记忆的当代回响 七一前夕党史展览馆迎来观展热潮
- 高铁站里药香飘 中医药市集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 “电影之城”每个切面都璀璨夺目
- AI科普|被蛇咬伤后如何正确急救
- 全球专家汇聚重庆,2025微无创医学长江论坛共话微无创新趋势
- 《临江仙》:仙侠叙事革新与人文深耕
- 毒蛇咬伤急救指南
- 大咖加持,评委官宣|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进行中
- 上影节精彩尚未结束 暑期档预热已经开始
- 视频里的“北京范儿”| 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来了网络大V联盟——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来自东汉盐场的“现场照片”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听神秘的玉人像,讲讲四千年前长江的故事
-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专题报告在津发布 聚焦互联网平台作用
- 文化中国行丨龟兹与敦煌 丝路双璧交相辉映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系列活动启动 共270余场
- 《折腰》:类型剧的进阶之路